北京日报客户端京城养老大调研有关养老机构的话题,引发了读者关注。许多读者想了解,高龄失能失智老人,在夜间是如何被照护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养老机构对于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有一整套严格、专业和规范的流程。尤其是在漫长的夜里,照护要求可谓更严更细。
倒尿补液整宿不闲着
对于养老机构里的老人来说,夜晚几乎从每天19点开始。这个点儿,是不少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黑白班交接、夜班开始的时间。19点之后,包括老人晚间护理、检查皮肤、协助翻身换尿片、如厕、上床、更衣、关窗,开小夜灯等,一系列复杂又规范的流程会陆续展开。
于爷爷今年87岁,入住在西城区德胜老年公寓。和公寓里其他一些老人差不多,他因身患重病,身体处于重度失能状态。对于他的身体情况,公寓的每位护理员都很清楚。护理员主管刘珍说,考虑到于爷爷特殊的身体状况,护理员每隔一会儿就要帮助他将尿液倒掉。“白天尿比较多的时候,两个小时就要给他倒尿十次,每半小时就得倒尿两三次。”否则,于爷爷就会摁下呼叫铃声催促。
到了晚上,不用于爷爷摁铃,护理员每隔一段时间,都得主动去帮他这样的老人倒尿。尽管院方要求护理员对老人们“每两小时巡查一次,两小时翻身一次”,但夜晚显然更让人上心和警惕。刘珍说,以她主要服务的四楼来说,居住了16位老人,只有3位是身体大体健康的状态,其余老人则有类似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等老年病,“不敢大意”。
“走,再去看看于爷爷。”晚上9点40分,刘珍和德胜老年公寓的院长、后勤部、医务室同事一起巡查了公寓安全后,立即前往于爷爷房间的方向。轻轻推开门,刘珍没有打扰正在休息的于爷爷,而是和往常一样,熟练地检查起了尿壶情况,“于爷爷就是这样。只要有一点儿尿,都要求倒掉。”她说,很多时候,想帮助于爷爷换尿时,尿壶反而没有尿,“结果前脚刚走,他就尿了。一个晚上,至少要查看十多次,有尿就及时给倒掉。”
协助换尿布、倒尿等,只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在夜晚,最主要的需求之一。更为特殊的老人,已不会开口表达需求。例如,各种原因导致的卧床老人。而这,也是养老机构护理员在夜晚尤需悉心照护的内容之一。
凌晨1点,东五环附近的吉祥苑养老公寓,值夜班的院长谢莹,正通过对讲机联系护理员马丽涛,提醒她给二楼的几位鼻饲老人补液。
推开房门,马丽涛打开小夜灯,老人稍稍睁开了眼。这个时间点,不用多说,老人明白是来给他补液了。和往常一样,马丽涛拿起暖瓶,兑好温水,用手背测试温度,熟练地将注射器抽满温水。而后,她走到老人身旁,缓缓将液体注入容器中。“身体都好吧?好好休息。”老人没有开口说话,只用眼神和她沟通。“每天都这样。晚上我们除了巡查之外,每两小时都要来补液一次。老人家人信任我们,我们就要照顾好老人。”
半夜“亢奋”最考验人
随着时钟向深夜走去,多数老人逐渐睡去,但也有一些老人则因为种种原因,精神亢奋。当他们被亲人或家属送到养老机构后,每一个夜晚要安然度过,对其和身边的护理员,都是一种考验。
晚上10点多,德胜老年公寓四楼,来自老人房间的呼叫铃声,显得稍微有些“密”。在楼道中驻足一小会儿,有时铃声刚消停不到一分钟,就又响起来了。难道,夜晚入睡后的老人,需求还如此多吗?
“奶奶,我又来了。”推开楼道中的一个房间,刘珍又见到了“老熟人”。这位老人年纪相对不大,但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我明天做操的时候说什么话呢?”看到刘珍前来,老人瞪着眼睛问道。“奶奶,你想说什么?”刘珍问她,“我要坐车,我要坐车。”……
这样的沟通画面,一晚上可能重复很多次。在养老机构里,只要有老人打铃,护理员就必须第一时间赶到询问和处理,包括谈话和做游戏转移注意力。而也有老人,难以入睡摁下呼叫铃声。进入房间后才发现,老人没有什么切实的需求帮助,而是希望有人能够说一句话,“这些老人在夜晚,需要安全感。”
在吉祥苑养老公寓,同样有老人夜里没睡意。准确说,他们由于身体健康原因,或许不能分辨白天和黑夜。照顾这些夜里不怎么睡觉,亢奋喊叫的老人,需要方法和技巧。这类老人即使服用了医嘱药物,往往也没有太理想的效果。因此,机构会优先给老人安排一个单独的房间,从房间设置和巡房频次上注意照护。
一个细节是,为了安全照护,老人的房门并不会完全锁死,而是会留下一小道缝隙,方便护理员观察、巡视老人状况。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刘珍已大致能判断什么时候的打铃声,大概来自哪个房间,会有什么需求。对于一些夜间真实需求多,或者单纯打铃多的老人,大家会在其门外放置一个小板凳,直接坐在门口,以方便询问和快速解决问题。
长期倾注技巧,付出耐心,会有个例上的艰难改变。谢莹最有成就感的,就是85岁莫爷爷的例子。因为患有帕金森等病症,莫爷爷性子原本很暴躁,甚至有一定伤害性,夜里一度时常亢奋。最初,4名护工同时上手,都无法帮助其换下尿布。这几个月,谢莹和同事总是从老人的喜好等细节入手,给老人报以微笑和耐心。每天晚上,护理员会推着莫爷爷去到公寓门口散心,看看路人和小孩,鼓励莫爷爷和他们搭讪问好。多种方法的帮助下,如今,莫爷爷已经可以比较安稳地入睡了。
实时响应“突发状况”
夜晚,对养老机构里的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由于年事已高,原本就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往往容易突发状况。老人能否挺住的同时,也考验着值班的行政人员、医疗人员和护理人员。
“快送我到医院,可能不行了。”晚上9点,89岁的丁奶奶躺在床上,用微弱的嗓音,对着匆匆赶到房间的谢莹说。屋里地板上,是丁奶奶又拉又吐的一大片液体,护理员和养老机构医生,则正帮着丁奶奶擦拭和检查身体状况。谢莹一边赶紧联系120救护车和丁奶奶子女,一边安抚丁奶奶。救护车闪灯一路呼啸,不到15分钟,就将丁奶奶送到几公里外的医院抽血、拍片检查和输液。谢莹回到养老公寓时,已是夜里近12点。
原来,数小时前,丁奶奶就出现了头晕症状,也吃了些药。晚上交班时,白班护理员报备了老人有不舒服呕吐的情况。晚上近9点,值班护理员通过观察和询问,发现丁奶奶头晕呕吐情况有些变化严重,便及时在群里通报,当值医生很快赶到病房检查,才有了以上一幕。
有的状况需要立即送医,有的状况通过院内紧急处理,就能化解。凌晨3点,巡床的刘珍和同事,就及时化解了一起慢性肺阻塞引发的危情。
时针快指向3点时,刘珍和同事继续巡房,准备给老人换尿片。正当给一位卧床的老太太换尿片时,她们听到隔床老人有些憋气,发出极不匀称的呼吸声,胸部有些起伏,表情也很不自然。想到这位老人患有慢阻肺,刘珍立即凑上前去询问。“快,我难受。”护理员旋即呼叫值班医生和护士。飞奔赶来的医生和护士立即打开吸氧机,马上给老人吸氧、测血压等,以观察体征。值班医生建议继续送老人就医,但家属要求再观察观察。几分钟后,老人的表情和呼吸趋于稳定,半个小时左右,危情解除。“一般来说,老人肺病、心脏病会比较多。夜里经常遇到老人头晕、气促需要吸氧、吸痰、急救的情况。”
处理完危情,谢莹和刘珍分别在当晚的值班记录本上写下几行字。在她们眼中,做这一行,第一位是善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没有善良,就没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也就不可能服务好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
(文中老人均为化名)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松林
流程编辑:u016
体育买球软件的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体育买球软件的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线上买球app的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