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举办的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让很多人想起了“全民看纪录片”的岁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纪录片是京城各大电影院的银幕主角,通过看纪录片,人们了解了很多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不过,因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纪录片有段时间沉寂了。近年来,电视台纪实类专业频道的开播以及多项文化政策的支持,为纪录片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个全新的纪录片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1)进影院通过纪录片看新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了解新闻的渠道比较少,除了报纸和电台,就要数纪录片了。
1954年10月15日,《北京日报》1版
那时候,北京的各大电影院都会放映纪录片,纪录片像故事片一样,是银幕的主角。其中,一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像波兰纪录片《和平一定在全世界胜利》、匈牙利纪录片《匈牙利国家人民文工团在新中国》、苏联纪录片《革命摇篮维堡区》等;另一部分是国产的,像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反对细菌战》、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星火燎原》等。
1954年,在苏联展览馆电影馆外,观众们等候看纪录片。王一波摄
因为可以开阔眼界,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学到许多新知识,观众们非常喜欢这种“形象化的政论”。据本报1954年10月15日1版《看电影的人们》报道,当时人们看了《里海石油工人的忘我劳动》《科学与技术》《先进的方形耕作法》等一系列苏联纪录片后很受启发。国营双桥农场林艺队负责菜园工作的李宝贵向队长提出申请:“瞧,人家西红柿每公顷的产量达到28600公斤,我们的产量和这差得多远啊!快让我学习驾机器吧,咱们国营农场在学习老大哥先进经验上,也得给农民树立榜样呀!”一名食品厂工人在纪录片里看到苏联制糖过程全部自动化后信心倍增:“今后,我们也一定要这样来制糖。”
1962年,纪录片摄影师在沙漠里拍摄骆驼队。
为了满足观众需求,1955年,红星影院改成了专门放映纪录片和科学教育片的影院。这家影院放映的纪录片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时效性强的新闻,比如《解放一江山岛》《1955年国庆节》《北京市“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联欢”》,以及外国国家领导人来我国访问到达北京的新闻短片,有的新闻事件发生后第二天就和观众见面了,在当时来说已非常及时。第二种是记录人们关心的重大事件,比如《亚非会议》、政治教育片《一定要解放台湾》、苏联纪录片《第一个春天》等。第三种属于文化类,比如我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演出、外国文化代表团来我国访问演出,还有介绍风景、物产和动物生活的内容等。仅仅一年时间,这家影院就放映了2000多场,观众达90多万人次,月平均上座率最高时达81%。(1956年4月1日《北京日报》3版,《红星影院一年来》)
1956年4月1日,《北京日报》3版
纪录片的时长并非千篇一律,有长也有短,长的在40分钟以上,和故事片一样,短的从10分钟到40分钟不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电影院播放的短纪录片中有两个栏目,一个叫“新闻简报”,另一个叫“世界见闻”,两个栏目各自编入了不同题材的新闻短片,专门在正片放映前播出。到电影院看国内外新闻,成为当时京城百姓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世界发展形势的一种重要途径。
(2)助推精神文明建设
上世纪80年代,纪录片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教材。
1983年,北京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为了配合这项活动,市电影公司特意选出了《自有真情在人间》《新风暖千家》《美的心愿》《莫让年华付水流》等20多部纪录片,向城郊各放映单位推荐映出。这些纪录片有宣传遵守交通规则的,有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还有记录青年工人舍身救起落水儿童的,令观众受到精神文明教育。(1983年3月1日《北京日报》2版,《市电影公司发行20余部纪录片》)
1983年3月1日,《北京日报》2版
当时,影院里放映的纪录片已不如故事片多,但为了发挥纪录片的鼓励、激励和教育作用,成为思想教育、普及科技知识的生动教材,市电影公司还是尽可能改进放映工作,让影院通过编组映出和加片映出两种方式,使观众看到更多、更快的纪录片。与此同时,大型纪录片也不断摄制完成,《近代春秋》《毛泽东》《零的突破》《我与祖国共命运》等连续性专题纪录片、大型彩色纪录片陆续上映,这些纪录片充满历史感、时代感、亲切感,令人鼓舞、振奋、自豪。
20世纪80年代,纪录片《话说长江》红极一时。
1985年,纪录片《使命》在清华大学首映。这部纪录片展现了我国青年在不同历史时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拼搏的历史画卷。影片放映时,清华礼堂座无虚席,情到深处,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好多没有座位的人是站着把片子看完的。放映结束后,有同学说:“看了这部片子,就像大海一样心潮澎湃。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担负着更重大的任务。”还有的同学表示:“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安定团结的局面,为四化建设脚踏实地地做出更大贡献。”(1985年12月10日《北京日报》1版,《纪录片<使命>首映式在清华反响热烈》)
1985年12月10日,《北京日报》1版
(3)受电视崛起影响风光不再
上世纪90年代初,辉煌了几十年的纪录片陷入困境。
据本报1992年12月5日5版《新闻纪录片还要不要?》记载,当时,纪录片已沦落到半死不活的境地。死不了,是因为有国家保着,尚可维持;可又活不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拍出的片子没有影院订购拷贝,只能锁进库房。
1992年12月5日,《北京日报》5版
纪录片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大文化市场的冲击、电视的崛起是最主要的原因。那时候,北京的文化大市场已是五彩缤纷,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非常丰富。而电视的迅速普及,使得纪录片的功能很大程度上被各种各样的新闻节目和专题片替代,加上电视媒介广阔、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又是无偿收看,对纪录片冲击很大。
与此同时,我国电影发行体制改革也在进行。1993年,科教片、美术片、纪录片、儿童片70%通过中影公司原价收购发行,其余30%及其他载体由各厂自己发行,收入归己。1993年之后,各厂自主发行比例逐渐提高。这意味着,此前由国家全责保护的纪录片也要走向市场,这对本已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纪录片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那一阵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有职工200人,具有年产500本新闻纪录短片的能力,而中影公司每年只收购250本,导致大量机器设备和人员闲置。(1993年4月27日《北京日报》5版,《新闻纪录片何处去?》)
1993年4月27日,《北京日报》5版
纪录片的制作周期长、成本高、时效差,而电视新闻、电视专题片时效快,覆盖面广,能迅速传播到千家万户。相比之下,很多人都不愿意花钱买票去电影院看纪录片。从发行、放映角度来说,纪录片票价低,影院也不愿放映,发行公司更不愿发行。所以,那段时间人们在电影院几乎看不到纪录片了。
(4)纪录片开启大片时代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影发行系统开始应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发行新影片,纪录片消沉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到电影院。1996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纪录片《较量》一炮走红,引起轰动;1998年,大型文献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获得了如潮好评;1999年,大型风光纪录片《长江》凭借巨幕征服了观众。“纪录大片的时代已经来临。”一些业内人士隐隐感觉纪录片市场复苏有望,有感而发。
1999年6月5日,《北京日报》8版
纪录片重返影院得益于影片的质量。就拿《周恩来外交风云》来说,这部具有“大片风格”的文献纪录片中出现了大量历史镜头,涉及斯大林、戴高乐、赫鲁晓夫、艾森豪威尔、尼克松、肯尼迪、尼赫鲁等一批20世纪世界政治外交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值得一提的是,其中50%的史料是国内观众从未见过的。整部纪录片有张有弛,有写意有工笔,有抒情有议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998年2月28日《北京日报》7版,《周恩来外交风云》)
2007年12月5日,《北京日报》13版
电影银幕如此,电视屏幕亦然。本报1999年6月5日8版《纪录片进入大片时代》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在国内规模最大的上海国际电视节上,连续七届的“白玉兰奖”中,国产电视剧榜上无名,唯有电视纪录片《摩梭人》《自行车王国》等一再夺魁。后来,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新中国外交》《银幕上的新中国》《光荣与梦想——新中国体育50年》等纪录片也都资料生动翔实,内容大气磅礴,颇有电视纪录大片的风范。
2009年,央视首部美食类原创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热捧。图为记者在拍摄采摘松茸。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纪实类节目越来越受到世界纪录片同行的关注。2007年,中国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数字影像资料馆达成代理合作共识,五洲传播中心影视片库的6000小时纪实节目素材,首次“入驻”美国国家地理数字影像资料馆,成为这一世界影像传媒市场平台中的“中国元素”。这些素材非常珍贵,其中1000小时为成片,5000小时为素材,真实记录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此举也令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历史性地向前迈出了一大步。(2007年12月5日《北京日报》13版,《中国6000小时纪实影像“入驻”美国国家地理》)
(5)扛起“国家相册”责任
近年来,电视台纪实类专业频道的接连开播和走红,为纪录片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本报2011年9月29日21版《艰难站起的纪实频道》报道,北京电视台纪实高清频道开播一个月,北京高清机顶盒用户该频道收视户数比最初增加了10倍,日均收视次数从2万涨到8万多,收视人数从日平均9000多人次上升到5万多人次。央视纪录频道改版后,在日首播4小时的基础上,增加2小时节目量,一周之内,收视就从改版前的0.5%左右飙升至1%。
2011年9月29日,《北京日报》21版
被业界称为“中国纪录片蓝皮书”的《2011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全国已有8个电视纪录频道,电视纪录片栏目总计83档,纪录片播出总量近6万小时,产业总收入约10亿元。(2012年4月2日《北京日报》7版,《新影厂要为纪录片建院线》)
2012年,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北京电视台和锐创控股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北京国际纪实影像创意产业基地”在北京诞生,这是国内首个纪录片生产基地,其重要功能是构建纪录片的传播渠道。一年后,在四川电视节上,北京国际纪实影像创意产业基地整合海内外资源,面向市场规划立项,拿下了5部纪录片的制作授权与合作协议,开始探索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一条新路。(2013年11月22日《北京日报》12版,《纪录片基地一气儿签五合同》)
2013年11月22日,《北京日报》12版
2020年,作为第四届北京纪实影像周重大政策成果,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正式发布了《关于支持北京纪录片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京九条”)。作为支持推动首都纪录片持续健康发展的创新举措,“京九条”从纪录片题材规划、推荐评优、扶持奖励、推广展映、节展活动、交流合作、引导服务、保障机制、人才培育九个方面,对纪录片行业和产业贯通发展构筑起政策支撑,有助于推动北京纪录片以更高质量、更高水准讲述好中国故事,展现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承载起“国家相册”新时代责任和担当。(2020年9月25日《北京日报》6版,《纪录片“京九条”构筑政策支撑》)
2023年,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举办,会上好消息频传。人们通过电影和电视感觉到,中国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正在逐步构建,一个全新的“全民看纪录片”的时代或将来临。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新华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贾晓燕
流程编辑:u016
体育买球软件的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体育买球软件的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线上买球app的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全部评论
0条